普通青少年 vs 青少年运动员的区别:
普通青少年:日常运动、跑跳,正常饮食即可满足需求;
青少年运动员(每周训练≥4次,单次≥90分钟):能量消耗大,需针对性补充电解质和蛋白质。
蛋白粉:喝不喝?看这2条公式
公式1
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蛋白粉?
力量型项目增肌需求(如举重、短跑);
训练后吃不上高蛋白餐;
素食或乳糖不耐受。
不用补的情况:
青少年每日蛋白质达标:1.2-1.6克/公斤体重(如50kg青少年需60-80克蛋白质);
训练后能吃到鸡蛋、牛奶、鸡胸肉等天然高蛋白食物
公式2
天然食物 > 蛋白粉
天然组合:2个鸡蛋(12g)+200ml牛奶(6g)+100g鸡胸肉(30g)= 48g;
补剂补充:缺口部分用乳清蛋白粉(1勺≈20g),单日总量≤体重×0.4克
要注意避免过量补充加重肾脏负担哟!
运动饮料:喝对时间才有效!
黄金时机:
长时间高强度训练(如足球集训、长跑≥1小时);
高温/高湿度环境 大量出汗(电解质流失快)。
不适用场景:
低强度训练(如散步、慢跑30分钟);
日常学习、写作业时(糖分易超标发胖)。
营养补充的“天然替代方案”
蛋白质:希腊酸奶+坚果;
能量:全麦面包+花生酱;
电解质:椰子水(天然含钾)、香蕉。
对三线青少年运动员来说,营养补剂是“工具”,饮食是根基。
科学补充的原则是:
高强度训练后补蛋白粉,日常饮食优先;
长时间出汗补运动饮料,低强度喝白水;
天然食物占70%,补剂占30%。
一些小TIPS:
1、优先通过天然食物调整(如训练后加餐:鸡蛋+香蕉+酸奶)。
2、训练前后2小时避免高脂肪食物(影响消化吸收)。
营养补充的核心是“缺什么补什么”,均衡饮食+科学训练才是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基石!
参考资料:
《中国青少年运动营养指南》、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营养标准、国际运动营养学会(ISSN)建议。
供稿:静安区青训中心科研医务室
编辑:沈颖佶
审核:魏宗海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